旅遊日期:2019年3月28日星期四
行程:8:00捷運南京三民站集合→9:00萬年橋→桂山發電廠→10:00翡翠水庫→12:00烏來風景區→16:20桂山發電廠→16:40賦歸
在桂山發電廠,吃完桂山冰棒、上完廁所後,我們來到翡翠水庫。這是全台唯一管制出入的水庫,不開放觀光,只限制30人以上的機關團體才能申請參觀,所以要感謝社大林明志老師安排,讓同學們第一次踏進翡翠水庫。
▲首先來到翡翠水庫的環境學習中心,先觀賞水庫的介紹影片。
翡翠水庫是由國人自己設計並施工完成的第一座大型拱壩,歷時8年,才於民國76年完工,距今已有32年歷史。台灣因為河川短淺急促,容易缺水,竟是全球排名第18名的缺水國家,所以翡翠水庫以蓄水為主,並兼具防洪和附帶發電效益。
大家應該都以為大台北地區喝的是翡翠水庫的水,實際上,翡翠水庫攔蓄的是北勢溪,大台北的自來水水源則是優先取自南勢溪,當南勢溪水量不足時,翡翠水庫才放水補充。北勢溪和南勢溪交會成新店溪,流到直潭壩和清潭堰,才取水送到直潭、長興和公館淨水廠處理,因此確切地說,大台北地區喝的是新店溪的水!
▲翡翠水庫大壩
▲利用翡翠水庫發電的翡翠發電廠。解說員林小姐說,這屬於台北市政府,不屬於台電。翡翠發電廠產生的電力則賣給台電,為台北市政府帶來不少收益。
▲翡翠水庫下游的北勢溪
▲大壩的另一邊有水位測量尺度。解說員說,這是163.1公尺,工作人員監控水位是錙銖必較,0.1也要算!我內心OS:視力也太好了吧?
▲水面上那一條線是攔木浮柵,這是為了攔截水庫內的漂流浮木和雜物,避免撞擊大壩,確保大壩安全。
烏來杜鵑的原生地不在烏來,而是在北勢溪上游,這裡因興建翡翠水庫而淹沒,因此烏來杜鵑在野外滅絕,目前看到的都是人工復育的。那為何叫做烏來杜鵑呢?原來是當地人將採集到的植株移種至當時烏來社的警察駐在所,故稱為烏來杜鵑,實際學名為金平氏杜鵑。
▲翡翠水庫復育的烏來杜鵑,花形比常見的平戶杜鵑小,嫩葉和葉柄會有剛毛,葉片細小似柳葉,所以又叫柳葉杜鵑。
▲烏來杜鵑的蒴果,非常小,約9mm而已,披剛毛,成熟後裂開。
▲大壩平台公園的松葉景天
▲大壩平台公園盛開的紫籐
雖然才3月底,但將近中午時的大太陽不容小覷,大家的遮陽帽和遮陽傘紛紛出籠,可是翡翠水庫的解說員林小姐站在大太陽底下,仍非常認真、非常賣力地為大家詳細解說,真的是萬分感謝。
如果不是團體,又想參觀翡翠水庫,可以把握翡翠水庫舉辦的「大臺北水源故鄉巡禮活動」,108年的舉辦日期公告,請按此,或到翡翠水庫的官網查詢。報名網站請按此。據說超搶手,一開放報名就秒殺喔,所以下手要快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聯絡我:
USANA嚴蕙娟
手機:0975-294895
Line:imhealthy
WeChat:usana-642-tw